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 >

主动作为 化危为机 努力实现中国民航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作者:张清 
2021-01-28 14:00
(本文内容根据“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非常愿意与各位朋友们共同交流,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民航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认真、科学、冷静原则全力做好保安全运行,保应急运输,保风险可控,保精细施策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中国民航正呈现出稳健的恢复发展态势,为全球航空业的复苏注入了坚强信心和重要动力。
   下面我结合中国民航在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应对举措和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的恢复发展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疫情对民航业的冲击前所未有。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全球民航和中国民航运输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此次疫情的发生,从其初期影响程度来看,远超过之前民航业遭遇的历次危机,从国内看,疫情发生后,民航生产运输遭受严重冲击,运输规模断崖式下降,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运运输量三大指标,月度最大降幅分别达到73.9%、84.5%、23.3%,全行业2月份亏损246亿元,创单月亏损最大纪录,全行业客座率一度低于50%,从国际看,全球航空旅客运输规模,货邮运输规模,月度最大降幅达到94.3%,27.7%,客座率一度只有37%,目前全球民航总体呈现缓慢恢复态势,根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预计同比下降52%至59%,全球航空公司客运收入损失预计达到3220亿美元至3620亿美元,全球交通量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二、中国民航打出应对疫情组合拳,稳住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民航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因时因势,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出应对疫情的系列组合拳!
   一是出台政策稳发展。为积极应对行业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民航局从疫情发生后,持续监测跟踪分析行业发展的形势,摸清民航企业的基本面,针对行业不同市场主体,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以确保行业稳得住、能发展,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民航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分别于3月和5月出台了两轮一揽子扶持政策,即“16+8”项政策,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金融信贷、行业政策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点穴式的政策,为企业发展纾困,据测算上述政策为企业年减负约100亿元。
   二是复工复产稳投资。疫情发生以来,民航局下大力气抓好稳投资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复工和开工,建立重大项目复工复产调度机制,对行业160个再建项目和今年拟开工的重点项目进行复工和投资完成调度,1至7月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同比增长4%,投资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三是采取措施稳就业。疫情发生以来,民航局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今年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措施做好民航院校毕业生保就业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行业未出现企业大量裁员等情况,同时行业还努力增加人员招聘和储备,截至目前民航局直属院校1.9万名2020届毕业生,约8成已落实就业意向。
   四是全力以赴稳货运。针对疫情以来,航空货运运力大幅下降的局面,民航局按照保通、保运、保供的要求,就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优化货运航线航班管理政策,简化国内国际货运航线经营许可审批,开辟国际货运航班计划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客机载货,积极推进电子货运试点工作,经过努力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快速提升。国际货运航班最高峰达到每周约5399班,是去年平均水平的4.1倍。
   五是深化改革优环境。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防控要求和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的特殊情况,民航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努力为企业灵活调整经营提供便利,及时调整行政审批工作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暂时取消正点率、执行率、投诉率的考核,对控总量、调结构政策实施精准精细调整,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通过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国民航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稳住了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在全球实现率先反弹从数据看行业总体运输规模稳健回升,7月份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8.8亿多公里,是2月份的2.7倍,行业生产降幅不断收窄,7月份运输总周转量同比降幅为39.3%,较2月份回升了34.6个百分点,7月份成都、深圳、重庆、虹桥、郑州等九个千万级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到去年同期8成以上,南昌、郑州、杭州、深圳、宁波等七个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速超过10%,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速达到23.9%。根据监测数据,中国民航生产运输近期仍在加速发展,8月底中国民航每日航班量约1.3万班,基本恢复到疫情前九成,日均旅客运输量达160万人次左右,同比恢复至去年同期近8成,其中国内航线同比恢复至去年同期近9成,客座率升至75%左右,中国民航的恢复步伐正处于全球前列。
   三、中国民航在后疫情时代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民航发展时期后疫情时代,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行业安全发展,夯实“稳”的根基。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稳住行业发展信心。疫情虽造成行业信心的大幅下滑和剧烈波动,但这种影响从本质上来讲是短期的,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防控效果的显现,会呈现出递减效应,从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来看,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能,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步复苏态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在2020年将出现4.9%的萎缩,而中国则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积累形成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航空需求的旺盛需求没有改变,未来民航市场增长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
   二是坚持底线思维,稳住行业发展基础。疫情期间针对民航应急运输任务多、航班量锐减、机组闲置多等特点,中国民航深入开展三个敬畏专题教育,不断强化三基建设,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四个关系,强调防忙中出乱、防闲来麻痹、防慌中出错,保持了行业安全运行。截至目前,行业运输飞行、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0年,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只有牢牢守住航空安全底线,才能在恢复发展中更好的把握主动权,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继续以对安全零容忍的态度,毫不松懈,从严从实管控航空安全,确保民航安全稳定可控。
   三是加大工作力度,稳住行业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行业就业的根本保障,也是行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认为只有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航空运输生产产业链,才能保持行业长期发展的能力。目前全行业月度经营亏损额正逐月收窄,7月份较2月份减亏200亿元,但行业主体的经营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落实力度,用输血带动造血,帮助行业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并将前期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二)研判行业未来发展新特征,明确发展方向,谋划重点任务。我们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中国民航未来发展形势,从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看,未来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国家战略需要,人民对安全正常优质航空运输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行业快速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几年可能表现出容量、效率、服务、风险等多重问题相互叠加和交织的局面,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12334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和智慧化方向补短板、降成本、优环境、强服务、增动能,推动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补短板,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国民航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体系,行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仍具有短板和弱项,行业将继续瞄准这些方面对症下药,特别是抓住优化和稳定航空运输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环节,大力提升航空货运发展质量,未来继续加大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三五期间,经过努力,民航设施容量增长约40%,为保障行业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基础设施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仍未彻底缓解,我们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民航基础设施容量增幅将超过十三五时期,未来仍是民航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期。我们将围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民航系统来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行业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二是降成本,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长效机制和短期措施相结合,统筹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外部减负和内部挖潜相结合,继续努力降低行业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和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我们将确保“16+8”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取得实效,继续做好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根据形势需要做好政策储备,加强对外协调,争取新的政策支持,优化政策组合。
   三是优环境,坚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找准发力方向,一方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民航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更多在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推进简政放权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创新和完善行业宏观调控手段,健全和完善控总量调结构,调控机制,用好竞争政策,在提高行业宏观调控治理能力上下功夫。
   四是强服务,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完善以真情服务为核心的民航服务质量体系。确保航班正常率稳定,在旅客中转便利化,行李全流程跟踪,综合交通换乘,多种交通方式联运方面推出更多举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在航空消费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方面,我们坚持以扩大国内航空需求为战略基点,把握国内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变化,拓展品牌化,个性化,细分化、定制化的服务消费需求,创新新模式新业态新体验,引领拉动航空消费转型升级,促进国内消费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发挥民航在畅通国际循环中的作用,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统计,2019年中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总额446亿美元,其中进口305亿美元,出口141亿美元,我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进口额是出口额的2倍以上,中国民航在国际运输服务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
   五是增动能,受疫情和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民航运输市场将继续发生深刻的改变,为了破除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我们着力培育壮大行业发展新动能。
   1.深化改革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1+10+N”框架,继续推进民航深化改革工作,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体制机制上。
   2.加强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支点促进中国民航加快向创新引领式增长转变,在民航机场、空管科教等各领域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创新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行业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政策环境。
   3.扩大开放,民航是国际性特征突出的行业,中国民航过去的发展受益于开放。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开放的潜力、开放的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支持“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民航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中国民航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后疫情时代,民航恢复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民航行业未来的发展依然是光明的,中国民航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行业重要的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造连通中国与世界的美丽空中丝绸之路,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