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 >

对话(下):聚焦“两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

来源:空中丝路峰会 作者:ASRIF 
2022-01-11 17:24
建设路径篇
观点一:(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机场业务部部长 杜晓铭)
   在近十年以来,中国民航在机场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因为平时大家出行接触点就在机场,可以看到机场的信息化建设变化非常大,所以说我觉得我们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机,同时在“十四五”期间,民航局的规划从现在的240多家机场一直规划到312家机场。
   航信在机场的建设方面都有哪些想法呢?第一就是要深耕和聚焦这个行业,机场业务航信的最优势的方面,应该是在旅客的出行和服务方面,在这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强,刚才向各位领导汇报过我们在出行方面,一个是叫自动化、无纸化,还有智能化,在这三个方面我们会继续强化,继续发展,因为现在这三化其实在各机场已经融入了一部分,但是并没有达到全国的覆盖,我们希望每个旅客在每个机场能享受到一样的服务,这就需要行业和航信一起来努力,这是从出行方面。在这三个方面我们会继续的强化,继续的发展,因为这三化其实在各机场已经落地一部分,但是并没有达到全国的覆盖,我们希望每个旅客在每个机场能享受到一样的服务,这个需要行业和航信期来努力,这是从出行方面。
    从旅客服务方面我们希望在旅客服务方面加大我们的投入,我们最近是响应民航局的号召,做了一个叫全国机场的通用旅客服务平台,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其实大家坐飞机能感觉到,就是我们在机场,机场能够提供的服务是线下的,线下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们这个平台就希望能够打破这个限制,把机场的服务从线下到线上,这样很多我们的服务可能是在你出行之前就已经预定好了,机场就已经准备好了,等到了机场以后,也能够打破现在机场的一个空间的限制,比如说现在机场的空间有限,它能够提供的一些服务措施以及它的一些商业的环境都是固定的,有这个平台,线上其实是无限的,包括刚才我讲的跨航司的中转,其实也是我们旅客服务平台的一部分,以及行李的追踪,以及航延的服务。像深圳机场在去年就尝试过,在旅客航延的时候,他通过平台给大家发优惠券,你去会议楼里边的哪个商铺消费都可以,您觉得我想吃得更好可以加点钱,甚至说这个券除了商铺的餐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服务。
    我们在数字孪生机场方面也做了一些布局,之前是做的HDM也好,包括地面的服务保障也好,还有可视化,都是智慧运营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的机场的运行肯定是一个数字孪生机场,它能够以大数据这些技术,把每个节点,每个系统的数据都能实时的汇总在一起,能够通过数字仿真的技术展现在机场的一线还有它的决策层的面前,能够提高机场的效率,这是我们在智慧机场方面有几个方向。同时,我们还会在机场的生态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和中航信一起来为智慧机场建设做贡献,所以我们会开放一些接口,一些数据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建设智慧民航。
    在走出去方面,其实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一个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几个国家,比如说尼泊尔,包括马累,航信就参与了马累机场的建设,尼泊尔机场的两个机场建设也去参与了,有投标,但是没中,可能我们找自己的原因,有一些商务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些政治的原因在里面。航信还去投入一半航空的PSS,我们所谓旅客服务系统,在这方面我的感受是首先我们中国人要有自信,国外的机场建设其实跟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差距的,这里面不光在信息化方面,包括在设计方面,在保障方面,还是有差距的,中国有优势,我们应该有信心。
    第二个,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也有国内一些成熟的经验在里面,所以说航信在国外,有一个国际公司专门来负责国外的这些航司还有机场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在帮助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的战略客户,比如三大航。当然三大航走到哪儿,中国航信也要走到哪儿。

观点二:(中外运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成路)
    从企业的角度谈一谈感想。
    大家都知道航空物流对于高附加值企业和高端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重组中,航空物流对于企业的聚集有先导作用,同时对于企业竞争是提出的具体之一,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大部分航空物流业务的完成,还是由国外航空公司和国外的物流企业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目前的航空物流的保障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疫情期间,在疫情爆发之后,中外运作为央企也受到和得到了国家很多指令,比如说我们开通了第一架由欧洲开往中国的救灾疫情物资,这个也就打开了中国疫情开端急需的物资,包括呼吸机、口罩等等。这段时间以来,保障供应链稳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说作为央企,也就是作为国家物流队,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也承担了国家全球物流体系建设的任务。
    作为航空物流板块来讲,中外运在“十四五”期间将围绕以中国,包括北京在内的五大核心空运口岸为中心,建立强大的技输运体系,以五大口岸为中心,连接全球各主要航空网络,同时打造世界80个国外的航空枢纽以及我们的营运中心,保证在“十四五”期间及“十四五”末来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作为入驻顺义的企业,所以我们也想为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今天也在此希望主任,包括顺义区各位同仁,包括政府机构要深刻理解航空物流业本质是什么,它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背后因素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一个GDP的数字。其实目前流行一句话,大家都知道,说叫得物流者得天下,如果没有强大的物流系统支撑,就不会有优秀企业的到来,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希望主任在这方面能够为航空物流企业以及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最后一点,也希望来解决北方地区通关环境,其实通关环境这个大的概念,它牵涉了千千万万个方面,比如说包括我们的执法机构,也包括我们的物流配套机构等等,也希望这些问题的解决为促进首都机场地区的物流业务发展提供支撑、提供支持。

观点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技术标准处处长 苏维)
    关于校验中心出海的事情,需求是很迫切的,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方面是飞行校验中心自身发展的需求,校验中心自身的发展其实一直跟随着中国民航的整体发展,节奏是同步的。中国飞行校验中心现在是全世界排在第二位,总体上和中国民航在全球的排名是一致的。有一个数据,提供民航运输机场大概在全国现在是250多个,美国是500个,这个数量等级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的飞行校验和美国的飞行校验机构之间的一个比例,如果校验中心等着中国民航的机场建设,再去赶和美国的机场出来建设到一样的数量,那我们要等的时间太久,所以现在就是中国飞行校验走向世界,走出海外,释放出我们自己飞行校验的能力,成为一个必须的选择,这首先是从大的环节来说。
    另外,飞行校验中心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压缩一些成本,把更多的飞机运力释放出来,其实还是有一部分运力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飞行教练的,在这块把剩余的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释放出来飞机的运力投放到其他的国家市场上,也是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必须的选择。
    最后谈下对“空中丝绸之路”这几个字的认识,路肯定有起点和终点,就是中间段,那“空中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机场,终点应该也是机场,中间是航路,飞行校验中心其实是一家给这条路所有涉及到的通信、导航、监视、灯光、飞行程序这些做检测的机构。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铺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外建设机场,建设空管的项目,我们也愿意和这些大的企业或者叫团队一起合作,抱团出海,形成更多的打包式服务,打包式建设,提供更多的校验,整体把这件事情做好。  

观点四:(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处长 黄楠) 
   今天的主题,就是两场联动推动世界级的航空枢纽,也是在北京自贸区建设第一阶段清单当中的一个任务,一年以来,我们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指导下,在住区企业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就。
   在政策方面,一是我们通过综保区实现的国际航材的包修、转包以及退税政策扩展到了起落架及其他航材的部件,对于专用航材设立了本国的子目录,为国际维修企业提升了国际的竞争力。
    二就是刚才也提到发布的北京市首个货运支持政策,除了能够吸引一些运力之外,其实更重要的国际货运不是简单的一个运力,一些GDP的数字,希望通过这一政策能够更加完善的布局首都机场周边的一些产业业态,通过这种业态和航空物流的更加密切的联系,实现一个双赢和互动。
    第三,新增了自贸区获批以来首条国际货运的第五航权,体现了北京以及国家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从项目和落地的角度来讲,获批以来,落户了全国首家的机场融资担保公司,同时也吸引了央企航空资产调整基金,普洛斯的空港园也获批了国家发改委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试点。9月3日在服贸会上,顺义区政府和王府井集团签订了协议,进一步推进免税、保税以及跨境电商物流的相关业态,相信跟王府井集团的合作能够更加吸引首都机场千万级的客流,更多在首都机场这边进行停留。
    上面说到的都是“两区”建设以来的一些实际的成果,但其实从政府这个角度,我们觉得更大的一个收获是通过这一年来的运行,我们和海关、民航局和相关的委办局,包括市区两级的相关政府形成了一套比较高效的运行机制。自贸区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功能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好处就是可以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给政策以更多的活力和想象的空间,我们也是特别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企业能够把更多卡脖子的诉求抛给我们,通过我们政府的努力和企业共同的推进,把我们区域建设的更好,也希望通过未来的政策以及“两区”的建设,助力企业能够渡过临空经济疫情带来的寒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活力。

(本文内容根据“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
编辑:成橙
------分隔线----------------------------